国元证券表示,强政策筑底,战略看多A股核心资产。伴随新一轮债务置换开展与存量债务化解,有望重新激发地方发展动能。在国家强货币、强财政、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以及抓住美元降息窗口期的大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政策底、信心底、流动性底、市场底完成筑底已成当前共识,A股资产迎来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以及预期、信心的重构,战略看多A股核心资产,建议关注A500等核心资产宽基指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北京报道12月20日,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出席媒体见面会,分享了其对2025年中国经济展望和政策研判。 陆挺表示,对于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定调,预计赤字率会明显高于今年(3%),估计在4%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也会提高,预计从今年的1万亿元提高到2025年的1.5万亿元。地方专项债也会有明显的提升。预计2025年相较今年的增量财政政策规模在3.5万亿元,占当年GDP的2.6%。需要指出的是,“怎么花钱”比“花多少钱”更为重要,2025年要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益。 陆挺表示,至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25年预计会进一步降息。考虑到明年人民币面临贬值的压力,预计2025年有2次总共约0.3个百分点的降息。面对外部环境的高不确定性,2025年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是利大于弊的,这样能更好地维系国内楼市股市的信心,也有助于将资金更好地留在国内。 陆挺表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不是典型的需求不足,是带有某种结构性因素的周期下行,比如过去两三年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对中国经济和财政的冲击,不是单纯依靠增加财政支出、降准降息等就实现对冲。再加上外部的关税问题,以及拜登时代推出的“小院高墙”。因此,2025年要解决上述这些结构性问题,不能只是简单的财政刺激,需要推进一些重点改革事项,才能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比如,在“后地产”时代,需要塑造新的央地财政关系,需要推动财税体制改革,这样能减少部分地方的趋利性执法,也有助于推动地方政府回归到原来的良性竞争状态。 陆挺在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于如何拓展央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时表示,央行的宏观审慎功能,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关心两件事,一个是经济本身,另一个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包括股市、债市、银行的稳健运行等。因此,首先央行应该通过传统和非传统的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经济的平稳增长保驾护航。比如,2025年货币政策如果能配合财政政策,帮助清理中国的一些债务链条,像房地产市场债务等,这样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加快复苏。 陆挺表示,像央行在股市上的作为,不能简单借鉴其他国家央行做法,因为中国股市有其特殊的投资者结构,就是散户比例非常高,因此在稳股市时要小心翼翼地对待。央行在国庆“黄金周”之后的做法值得肯定,当时推出8000亿元创新工具来支持资本市场,就明确告诉市场这8000亿元不是印钞,对自身的政策解读比较到位。 陆挺表示,当前提振消费,有些人寄希望于通过拉高股市的财富效应来促进消费,但是如果靠拉高股市单兵突进,这样的风险是很大的,因为有可能出现“疯牛”再暴跌的情形。比较好的情形是“慢牛”,通过各种政策和改革,来切实提振大家的收入和财富预期,这样才能促进消费的良性增长。 陆挺表示,2025年要扩内需、提振消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是推进房地产市场的“保交房”工作。当前房地产市场债务的清理可能比收储更重要,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个远期市场,有些人认为中国现在是盖了很多房子卖不出去,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房子没有盖完。因此,推进“保交房”工作,有助于稳定中等收入群体。 第二是适当提高基本养老金,我国约55%的老年人养老金收入偏低,适当提高他们的养老金,是很大的进步,有助于改善这些人的生活。 第三是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通过完善一些最基本的保障正规炒股配资,有助于减少大家的消费顾虑。
|